研發人員職業素養及職業規劃
研發人員職業素養及職業規劃課程/講師盡在研發人員職業素養及職業規劃專題,研發人員職業素養及職業規劃公開課北上廣深等地每月開課!研發人員職業素養及職業規劃在線直播課程(免費試聽)。專家微信18749492090,講師手機13522550408,百度搜索“交廣國際管理咨詢”了解更多。
課程大綱
1. 概述
1.1. 什么是研發人員職業素養?
從研發人員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成功角度看待職業素養
從企業研發價值創造角度看待職業素養
1.2. 職業素養是研發人員職業成功的基礎
1.3. 職業素養是企業研發人員創造大價值的要求
1.4. 研發人員職業成功公式:職業態度 X 意識 X 能力 X 行為 = 成功
1.5. 企業價值創造模式:職業態度 X 意識 X 能力 X 行為 = 貢獻
態度和意識決定了行為方向,態度和意識決定了能力的發揮
行為方向和能力的發揮決定了貢獻,企業基于價值貢獻進行分配
1.6. 研發人員需要具備哪些職業素養?
§ 滿足企業產品經營的需要
§ 符合先進的研發理念和模式
§ 滿足高效研發體系的需要
§ 業界優秀研發體系介紹,及其對研發人員職業素養的要求
1.7. 優秀研發人員職業素養的“5898”:
§ 五大職業態度
§ 八大職業意識
§ 九大職業技能
§ 八大職業行為
2. 優秀研發人員的職業態度
2.1. 職業態度之一:積極主動
§ 何為主動性?(主動承擔、主動溝通、主動尋找資源……)
§ 主動性的不同層次及表現
§ 為何要主動承擔?企業發展中的職責空白地帶誰去做?
§ 案例:H公司員工狼性成長法則
§ 研發人員主動積極的具體體現
2.2. 職業態度之二:陽光自信
§ 挖掘工作中的閃光點
§ 案例討論: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
§ 陽光思維:正確看待企業問題,“要做麻煩的解決者,不要成為麻煩的一部分”
§ 正確看待困難,困難與機會并存,困難和挑戰才是員工成長的重要機會
§ 自信是戰勝困難、走向成功的前提
2.3. 職業態度之三:負責有為
§ 責任感與使命感
§ 先有為,后有位
§ 正確認知自己的角色和責任
§ 成就動機是個人成長的源動力
§ 成就動機的層次及各層次表現
§ 成就動機在研發工作中的具體表現
2.4. 職業態度之四:高標準、嚴要求
§ 高標準是市場對研發人員的必然要求
§ 不嚴格的員工是沒有前途的員工,不嚴格的領導是不負責任的領導,不嚴格的企業是沒有希望的企業
§ 只有100%的完成任務,沒有99%的完成任務
§ 案例:小馬虎造成大錯誤,M公司產品返修70%都是因為工程師馬虎造成的
§ 嚴格控制工作出口:一次將事情做好
§ 案例:F公司研發問題:開發樣機3個月、穩定完善5個月
2.5. 職業態度之五:務實
§ 大成就也是**無數小的改進來取得的
§ 研發人員不能一味追求大突破、大的成就
§ 細節決定成敗
§ 案例:H公司“小改進、大獎勵,大改進、也鼓勵”;“板凳要坐十年冷”
3. 優秀研發人員的職業意識
3.1. 全局意識
§ 認識企業的本質/員工與企業的關系
§ 工程師要從產品成功、團隊成功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而不是僅僅站在完成任務的本位角度出發考慮問題
§ 工程師開發時不僅僅關注功能、性能,還要關注操作便利、可生產性、可測試性、可維護性等各方面
§ 研發管理人員要從公司產品經營需要的度出發考慮問題,理解公司的戰略意圖,而不是僅僅站在部門本位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
3.2. 市場意識
§ 什么是市場意識
§ 如何辯證的看待研發和市場的關系
§ 關注客戶需求($APPEALS模型)
§ 需求分類,BSA
§ 滿足產品標準是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是工作的低要求,要考慮客戶如何方便使用
§ 研發與市場哪個更重要?
§ 如何進行競爭分析(案例)
3.3. 協作意識
§ 優秀的產品和技術都是團隊協作的結果
§ “協作”成就優秀的研發人員
§ 跨部門產品開發團隊介紹
§ 如何有效發揮團隊智慧?
§ 跨越工作中的“模糊地帶”——向前跨一步
§ 不同層次協作要求及表現
§ 主動提醒同事或團隊成員注意潛在的問題
§ 幫助同事或團隊成員解決“只是可能相關的問題”
3.4. 創新意識
§ 創新是創造企業利潤的關鍵因素
§ 研發中有哪些方面的創新
§ 研發創新的正確理解
不要為了創新而創新(避免推翻現有成熟方案,為方案創新而創新)
產品演進是更重要的創新手段
創新要從客戶的角度出發來考慮,而不是完全從技術角度來考慮
§ 研發創新要點
§ 研發的創新要圍繞著客戶需求來進行(案例)
§ 創新思維與方法
§ 老產品維護中的創新
3.5. 質量意識
§ 質量的重要性,質量成本的構成
§ 什么是產品質量
§ 產品質量的評價標準
§ 產品質量與過程質量
§ 愈早發現缺陷愈好
§ 如何做好技術評審
§ 產品測試的正確認識
§ 測試的基本知識
§ DFX(如何在設計中構建質量?可維護性、可測試性、可生產性設計等)
3.6. 成本意識
§ 認識研發成本的構成(開發、返工、維護、溝通成本)(成本的冰山模型)
§ 如何在研發工作中融入成本理念
§ 如何降低開發成本
§ 如何降低不良質量的成本(返工、維修、維護);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開發綜合成本的方法
3.7. 流程意識
§ 什么是流程?
§ 流程的價值:(案例:流程執行不應成為效率低下的借口)
§ 流程的要素
§ 流程執行與制定的注意事項:如何避免流程與實際操作形成“兩張皮”
§ 如何理解先僵化,后優化
§ 正確建立流程意識
3.8. 改進意識
§ 持續改進的意義
§ 系統性思維:像中醫一樣思考
§ “5Why”的改進方法
IPD流程框架
產品管理改進的5個發展階段
IDEAL改進模型
戴明環(Deming)
過程改進的五級模型
4. 優秀研發人員的職業能力
4.1. 專業知識和技能
§ 專業知識和技能是研發人員完成工作的必備條件
§ 企業即需要“專才”,也需要“通才”
§ 復合型人才的“T”型知識結構:必要的廣度和深度
4.2. 學習和思維能力
§ 持續學習、終身學習是研發人員成長的推動力
§ 學習能力的層次及表現
§ 如何提升學習能力
§ 什么是思維能力?
§ 思維能力的不同層次及表現
4.3. 抗壓能力(堅韌性)
§ 3Q時代(IQ、EQ、AQ)
§ 研發人員堅韌性的層次及表現
§ 如何提升堅韌性?
4.4. 把握要點的能力
§ 帕累托法則(80/20原則)
§ 是否善于把握要點是衡量研發人員是否優秀的重要標準
§ 如何把握研發工作中的要點?
§ 把握要點的結構化分析方法
4.5. 解決問題的能力
§ 解決問題是研發人員的關鍵能力
§ 盡早暴露問題而不是掩蓋問題
§ 解決問題:集思廣益、多角度分析、多方案驗證
§ 碰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如何請求支持?充分準備后在請求支持
4.6. 快速執行的能力
§ 什么是執行力
§ 研發人員的執行力:達成一致就要不折不扣執行
§ 有效完成任務的方法(PDCA)
§ 先計劃再動手,不要盲目行動,急于動手
§ 任務執行與報告(例會、報告、審計、跟蹤、問題解決、總結)
§ 會議管理(普通會議、頭腦風暴、技術會議)
4.7. 時間管理能力
§ 合理利用好時間
§ 研發工作中的時間沖突
§ 確定任務的優先級
§ 時間管理工具
4.8. 風險管理能力
§ 預見性是工作成功的關鍵因素
§ 風險管理是每個研發人員的責任
§ 研發工作中的風險
§ 風險管理步驟、方法
§ 如何做好風險管理?
4.9. 有效溝通的能力
§ 溝通的重要性
§ 研發溝通的障礙
§ 溝通模型(確認、反饋的重要性)
§ 有效溝通的要點
§ 傾聽的技巧
§ 提問的技巧
§ 職場溝通方式的靈活應用(向上溝通、向下溝通、協作溝通)
§ 沖突的處理(沖突產生的根源、沖突處理的步驟和策略、注意事項)
5. 優秀研發人員的職業行為
5.1. 從研發流程以及整體研發能力提升的需要對研發人員職業行為提出要求
5.2. 需求分析
§ 凡事都要有明確的目標,明確任務需求是確定目標的前提
§ 研發工作需求的源頭:客戶/市場需求
§ 研發人員在需求分析中的職責和貢獻
§ 需求分解和傳遞
§ 清晰描述需求、準確理解需求
§ 與需求方充分溝通并達成一致
5.3. 設計、實現與驗證
§ 方案設計是研發成功的關鍵
§ 業界佳實踐:方案設計和設計實現分離
§ 業界佳實踐:基于平臺化開發的方案設計模式
§ 研發人員在方案設計中的職責和貢獻
§ 研發人員在方案實現和驗證中的職責和貢獻
5.4. 技術評審
§ 技術評審是研發成功的重要保障
§ 技術評審是有經驗的研發人員的重要工作
§ 技術評審流程
§ 如何做好技術評審?
5.5. 文檔寫作
§ 缺乏文檔的危害
§ 案例:風險分析–技術文檔執行存在編碼完成后再補文檔的問題
§ 技術及應用文檔是必不可少的
§ 什么是高質量的研發文檔?
§ 如何高效寫出高質量的研發文檔?
5.6. 經驗教訓總結
§ 自省與提高
§ 經驗教訓總結是提高組織智商的關鍵
§ 經驗教訓總結是每位研發人員的職責
§ 常用的QC方法
§ 使用QCC活動來改善技術及管理工作
5.7. 指導下屬(或低級別工程師)
§ 指導下屬(或低級別工程師)是高級別工程師的職責要求,也是解放骨干工程師的唯一選擇
§ 骨干工程師分解工作的訣竅:把握要點,放手常規研發工作
5.8. 決策支持
§ 善用上級領導資源,自己該做的做在領導前頭
§ 為領導提供充分的決策依據,推動快速決策
§ 研發工作中的各項決策:規劃、立項、方案選擇等
5.9. 團隊建設
§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團隊建設者
§ 研發工作中的團隊合作
§ 如何對團隊成員提要求?
§ 多提建設性意見,少些抱怨和指責
§ 如何構建高效團隊?
6. 研發人員職業生涯規劃
6.1. 研發人員的多種職業發展通道
6.2. 發展通道之一:從普通工程師到技術講師
6.3. 發展通道之二:從普通工程師到職能部門管理
6.4. 發展通道之三:從普通工程師到項目管理和產品管理
6.5. 不同發展通道對職業素養的不同要求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