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領導力也可視為一種隱形領導力。這是因為,平民領導力既然不是高高在上、脫離群眾,不是處于與被領導者相對立狀態,而是扎根于群眾之中,謀求與被領導者的和諧相處,打成一片,謀求領導者與被領導者的共同利益。
因而,它必然打破領導者和被領導者的絕對分明的界限,使得領導者和被領導者的角色都變得模糊化,從而實現了領導力的隱形化。
打造平民領導力的關鍵在于轉變作風。領導作風看來無形,卻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它足以影響一個單位,以至一個地區;影響一段時間,以至很久。
作風是人際關系的紐帶。現代領導工作,不能光憑職權,更要追求一種“上下打成一片,自覺融洽”的氣氛。部屬和群眾感受到好的領導作風,會樂于為實現領導者提出的目標而奮斗。
美國學者勞倫斯·米勒指出,領導者在實施領導時,關鍵不在于如何強化管理權力,而在于對員工實施親近。他這樣描述親近原則:“親近是一條無形的紐帶,它將個人的內心世界與其上司和所在單位聯系起來,只有建立了親近,才可能產生信任、忠誠和自我犧牲。”這里所說的“親近”,正是我們所說的隱形領導力。
作風又是一種無聲的命令,具有感染、激勵、帶動的影響力。一種好的領導作風,能發揮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指導作用。毛澤東同志說過:“只要我們黨的作風完全是正派的,全國人民就會跟我們學。”這種“跟著學”,就是一種有效的影響力。
領導作風還有著“以勤補拙”、“以長補短”的作用。一個作風好的領導者,更易得到群眾的擁戴。領導者具有誠信作風,恪守信用、一諾千金,就能最大限度地換取群眾的信任。
成功的領導者均推崇誠信作風。李嘉誠的成功有三個秘訣:名聲、名聲和名聲,也即信譽。華盛頓說過:“自己不能做的事,切勿輕易答應別人;既經允諾,就必須實踐自己的諾言。”這里所說的領導作風,不都是隱形領導力的展現嗎?
總之,交廣國際管理咨詢認為領導文化、領導影響力和領導作風是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它們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突出表現為一種影響力。依靠影響力開展領導活動,是踐履隱形領導力的主要途徑。看過本文的人還看了《VUCA時代領導力發展的靶心在哪里?》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