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時規劃與薪酬管理
工時規劃與薪酬管理課程/講師盡在工時規劃與薪酬管理專題,工時規劃與薪酬管理公開課北上廣深等地每月開課!工時規劃與薪酬管理在線直播課程(免費試聽)。專家微信18749492090,講師手機13522550408,百度搜索“交廣國際管理咨詢”了解更多。
【課程大綱】
1.薪酬的組成內容及其支付要求
a)科學人力資源管理對薪酬組成的通常要求?中國法規對薪酬組成有哪些規制?
b)公司必須支付哪些津貼:除環境津貼、中夜班津貼、高溫津貼,還有哪些津貼必須企業支付?
c)早期政府發文規定的補貼還需要設置嗎?現在還需設置補貼嗎?現在還有法定補貼嗎?
d)有些公司支付工資總額原告于*工資,但為何被判未足額支付工人工資?
e)薪酬組成設計必須符合人力資源管理的科學性,同時必須符合中國法規要求,為此我們應該建立的怎樣的中國薪酬咨詢邏輯、薪酬組成設計計算方法?
f)基于中國市場的薪酬組成設計計算方法介紹:3M+3P
2.標準工時制薪酬核算與管理
a)標準工時制的本質含義與法律規制?
b)標準工時制對管理的挑戰及企業管理者青睞于綜合工時制、標準工時制的原因?
c)如何通過薪酬管理策略規避標準工時制的問題?
d)如何處理標準工時制下常見的加班費用支付爭議?
e)自我延時是否算作加班?如何合理處理?薪酬管理政策如何設計?如何設計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防止這種爭議?出現爭議又如何舉證?
f)非工作時間出差途中是否算作加班?如何合理處理才能不致影響員工的積極性、又不導致太高的人力資源成本?
g)業余培訓是否屬于加班?不參加培訓是否屬于缺勤?如何管理較為合理?
h)值班是否屬于加班?如何防止值班變成加班的報酬爭議?如何合理設計值班津貼?
i)公司會議后的文娛活動是否屬于加班?文娛活動期間的傷殘是否屬于工傷?該如何處理這類工作?
j)“雙休”、法定節假日總部(及海外)培訓,是否要支付加班費?如何才能防止爭議?
k)事假可以不支付工資,其法律來源依據?
l)標準工時制下加班管理與加班工資計算:加班工資基數的確定方式和計算原則、加班工作計算系數的確定原則、哪些加班可以調休、哪些加班必須支付工資不許調休?
3.綜合工時制的薪酬核算與管理
a)綜合工時制的本質含義
b)綜合工時制對企業有何好處?
c)綜合工時制的工資計算原則?支付原則?這些法律規制的原則為何難以實行嗎?管理實踐中通常采取的辦法有哪些?
d)綜合工時制按照法律的書面意義,工時核算看起來很清楚,在實踐中綜合工時制工時核算為何是件不容易的事?
e)事假可以不支付工資,但是核算不容易:請一天事假耽擱了一個班(設10小時一個班,下同),是算員工請了8小時事假還是10小時事假?為何不能簡單說是8小時或10小時,為何其結果可能不是8小時或10小時,其前提條件是什么?為何這些情形讓仲裁員和法官都不那么容易的下結論?
f)綜合工時制下員工的5天(或其他天數)年休假,是批準5個工作班,還是5個日歷天?
g)綜合工時制下,法定節假日沒有出勤,是否計算出勤?
h)綜合工時制下加班管理與加班工資計算:加班工資基數的確定方式和計算原則、加班工作計算系數的確定原則?
i)季度綜合工時制下,季度共出勤505小時,其中有法定節假日加班8小時,這時除了8小時按300%計算加班工資外,是否須另外支付5小時(即505小時減500小時的余額)150%的加班工資?4.不定工時制的薪酬核算與管理
a)不定工時制的本質含義
b)不定工時制下僅國定節假日被安排加班才計加班工資,其他時間加班不計加班工資,其有效的前提條件是什么?
c)不定工時制下事假是否可以不支付工資,本身是件不容易的事:若員工完成了任務,但有因事假缺勤情形,是否支付整月工資?是否可如同標準工時制下對事假期間不支付工資(即扣除事假期間工資)?
d)不定工時制是把雙刃劍,若處理不好,不但無法節省日常加班工資,反而引來爭議?如何巧用不定工時制?
5.標準工時制、綜合工時制、不定時工時制下的工資核算差異與管理方法
a)日工資核算疑點與方法
b)綜合工時制加班工資核算難點與方法
c)不定工時制下工資核算與管理
d)各類出勤工資核算
6.停工、停產期間工資管理與核算方法
a)停工停產期間工資待遇的法律規定?
b)工資支付中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
c)薪酬支付制度設計中應考慮哪些問題防止爭議?
7.事假與福利假期工資核算方法
a)婚假:時間、待遇及企業通常的享受條件(領證時間、領證單位等)、再婚的婚假待遇
b)產假:時間、待遇及各地不同的處理方法(高于單位平均工資如何處理等)
c)病假:病假待遇條件、病假待遇的確定原則與各地的差異、超過醫療期是否需要支付病假工資
d)喪假:喪假時間、待遇及企業對享受條件人道處理實踐方法
e)工傷假:工傷停工留薪期基本原則和特殊原則及其工資核算方法
f)探親假:適用條件及其待遇
g)年休假:時間、待遇?沒有勞動手冊記錄、沒有社保記錄的員工的累計工齡如何認定?如何設計管理制度來解決這些問題?
h)婦女節、青年節:不放假是否需要支付加班工資及其法律依據
8.津貼、補貼、補償金的核算與管理策略
a)有毒有害等津貼的核算:常見問題與處理方法
b)高溫津貼的核算:常見問題與處理方法
c)補償金的核算:常見問題與處理方法
9.法定扣除的法律規制與操作對策
a)哪些項目可以從工資中代扣?
b)高價值物品由個人保管后丟失,是否可以從工資中扣除?
c)如何保證不可代扣項從工資中合法抵扣
10.薪金收入與個人所得稅的核算與管理應用
a)獨生子女津貼是否繳稅?哪些項目可以免稅?
b)補償金的個人所得稅:補償金是否須納稅、多少以上要納稅?計算方法?
c)終獎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如何防止“應發多”、“實發”反而少?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