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市場出現萎縮、產生高度競爭或消費者個性快速變化時,原大規模、粗放式生產運營模式,將很難適應這一環境,企業要么選擇打價格戰,換取現金回流,成為不盈利的現金流依賴型企業;要么選擇倒閉轉型。精益生產方式的締造者豐田公司,當年同樣遭遇到這樣的窘境,它成功的道理理念,是否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一、豐田的精益
豐田經營方式中精益生產實現了下單后生產,以銷定產的JIT(準時化)生產,其核心是對汽車消費市場的洞察,其通過洞察消費需求及趨勢,提前大規模組織消費需求、組織消費者進入到豐田的認知、信任、熟知的環境當中。而再通過實施其準時化、自動化,用最快的速度、最穩定的質量交付給顧客換回現金,這是豐田生產方式中背后贏得道理。
這種洞察消費需求、通過供應鏈快速反應、高質量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理念,不僅在汽車行業能取得卓越的成績,在其它行業也廣泛應用。
二、ZARA的精益
時裝業的“霸主”ZARA,洞察時裝消費者需求,做出“ 買得起的快速時尚”戰略定位,將“快時尚”通過技術、硬件、IT融入到其“研產供銷”各個環節。實現了10~15天設計到貨架、補貨周期7天內完成,2天完成工廠到門店的配送速度。從而造就Inditex集團(Zara母公司)2016年利潤突破200億的驚人成績。
三、紅領制衣的精益
國內服務行業標桿-紅領制衣(現更名酷特智能),洞察服裝消費者訴求,制定出單件西服定制化生產(C2M)的模式。通過設計、面料、細節、打版、裁剪、制作的標準化、數據化、智能化,大幅壓縮定制西服的周期的同時,采取直銷模式,大幅降低中間渠道、流通環節成本,讓利于消費者。促使紅領制衣,利潤率達到25%以上時,仍保持著2012年至2016年企業產值,連續五年100%增長的佳績。
四、西貝的精益
都市正餐消費的訴求是健康、好吃、快速,西貝莜面村制定出“好吃戰略”,其稱“閉著眼睛點,道道都好吃,不好吃不要錢”。每個餐廳收銀臺放置一臺“紅冰箱”,“紅冰箱”是西貝門店用來存放不良食品(員工、顧客發現不好吃,不良菜品、食材),警示異常的可視化管理工具。其擺放在顯眼位置,每個員工顧客路過時,都是看到不良的菜品或食材,將“好吃”戰略通過顯現化的方式被管理著。每個餐桌放置一個“點菜沙漏”,客人點完餐后,25分鐘沙漏開始倒計時,如超時菜品未上齊,則免單或補償。正是“點菜沙漏”工具的應用保障了餐廳、下單、制作、上菜的速度在管理狀態,從而滿足顧客對上菜速度的訴求。“紅冰箱”、“點菜沙漏”只是其精益、標準化應用的一個縮影。當顧客對上菜速度得到預期滿足后,再配合“隨便退”及品牌形象的塑造,締造出西貝驚人的盈利及營業額快速從5億元增長到21億元的能力。
成功的企業內在的贏的道理與內在邏輯是一致的。洞察消費需求,通過精益生產的理念、方法,打造出一個短交期、高質量、低成本的供應體系來實現。這一理念、方式不僅能在汽車或傳統制造業中取得優異的成績。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會有更多的行業、企業,會通過精益生產成為行業翹楚,同時贏得社會尊重!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