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人員職業道德培訓
財務人員職業道德培訓課程/講師盡在財務人員職業道德培訓專題,財務人員職業道德培訓公開課北上廣深等地每月開課!財務人員職業道德培訓在線直播課程(免費試聽)。專家微信18749492090,講師手機13522550408,百度搜索“交廣國際管理咨詢”了解更多。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道德與職業道德
一、道德概述
(一)道德概念
1.道德的主要特點
(二)道德的起源與演變
1.道德的起源
2.道德的演變
(1)原始社會道德
(2)奴隸社會道德
(3)封建社會道德
(4)中國社會主義市場初級階段道德
☆我國公民道德規范
江澤民以德治國思想
社會主義榮辱觀
三嚴三實
二、道德的社會功能
三、職業道德的形成和特征
(一)職業道德的含義
(二)職業道德的形成和發展
(三)職業道德的特征
1.表現在成人意識和行為之中
2.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繼承性
3.具有多樣性和較大的適用性
第二部分:會計職業道德概述
☆大慶精神、雷鋒精神
一、會計職業道德的概念
(一)含義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形成和發展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特點
三、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
四、誠信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根本
第三部分:會計職業道德范疇
一、職業理想
(一)含義
二、職業責任
(一)職業責任的特點
(二)職業責任的內容
三、職業態度
四、職業紀律
五、職業良心
六、職業榮譽
第四部分:會計職業道德規范
一、基本內容和要求
二、朱镕基同志對會計工作的要求
第五部分: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
一、我國的會計法規體系
二、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一致性
(一)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法規在作用上相互補充
(二)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法規在內容上相互滲透、相互重疊
三、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法規的區別
(一)兩者性質和表現形式不同
(二)兩者的推行機制不同
(三)兩者作用的方式不同
(四)兩者作用的范圍不同
四、會計違法職業行為及其法律責任
第六部分:會計職業道德與會計監督
一、我國的會計監督體系
(一)單位內部會計監督
(二)社會監督
(三)政府監督
二、單位內部的會計監督
(一)建立和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是各單位的法定義務
(二)建立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重點要要求
(三)相關人員在內部會計監督中的職責
(四)對違法會計行為的檢舉
三、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監督
(一)委托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單位應當如實提供會計資料
(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干預注冊會計師獨立開展審計業務
(三)財政部門有權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進行監督
四、政府部門的審計監督
(一)財政部門對各單位會計工作行使普遍監督權
1.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的基本內容
2.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的方式
(二)其他政府部門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有權依法監督檢查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
(三)實施監督檢查的部門在及其工作人員負有保密的法定義務
(四)各單位必須依法接受有關政府部門的監督檢查
第七部分:會計職業道德修養
一、會計職業道德修養的目的和內容
(一)會計職業道德修養內涵
(二)會計職業道德修養的目的
1.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道德素質
2.規范會計行為
3.提高會計人員道德水平,使會計人員具有較高的職業素質
4.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維護利益相關者的合法利益
(三)會計職業道德修養的內容
1.會計職業道德信念的培養
2.會計職業道德情感的培養
3.會計職業道德意志的培養
4.會計職業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
5.適應會計職業道德環境
二、會計職業道德修養的基本方法
(一)努力學習
1.認真學習會計道德理論
2.扎實學習會計專業知識
3.虛心學習先進人物事跡
(二)積極實踐
1.會計道德修養以會計實踐為基礎
2.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靠會計實踐來檢驗
3.會計職業道德修養的水平,是隨著會計職業實踐的發展而不斷提高的
(三)自省自勵
三、“慎獨”在會計職業道德修養中的作用
第八部分: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一、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基本內容
(一)職業基礎教育
(二)職業宗旨教育
(三)職業素質教育
1.依法理財、廉潔奉公的職業素質
2.實事求是、如實反映的職業素質
3.一絲不茍、嚴謹細致的職業素質
4.忠于事業、無私奉獻的職業素質
(四)職業紀律教育
1.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和會計工作實際進行教育
2.強化會計人員的法制教育、政策教育和反腐斗爭的教育
3.重視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心理素質等其他方面的配套教育
二、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一般過程和特點
三、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
第九部分:會計職業道德評價
一、會計職業道德評價概念
(一)道德評價和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含義
(二)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特點
1.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對象
2.會計職業道德的評價體系
3.會計職業道德的評價方式
4.會計職業道德的評價要求
(三)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分類
(四)會計職業道德評價的作用
二、會計職業道德評價依據
三、會計職業道德評價方式
(一)社會輿論評法
(二)傳統習俗評價法
(三)內心信念評價法
(四)行業自律評價法
1.考核評分評價法
2.職業技能水平評價法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