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并購以及并購最全分類分析簡述
企業并購以及并購最全分類分析簡述課程/講師盡在企業并購以及并購最全分類分析簡述專題,企業并購以及并購最全分類分析簡述公開課北上廣深等地每月開課!企業并購以及并購最全分類分析簡述在線直播課程(免費試聽)。專家微信18749492090,講師手機13522550408,百度搜索“交廣國際管理咨詢”了解更多。
課程大綱
1、從支付手段來講:
主要有現金、資產、股票等方式以及幾種方式的混合。
具體來講,比如現金對應資產型收購、現金對應股票型收購、股票對應資產型收購、
股票互換型收購、以及現金加股票對應其他的收購、現金加資產對應其他的收購等。
2、從操作對象來講:
直接收購:直接針對目標公司的收購
間接收購:針對目標公司母公司或者對目標公司有控制力的關聯公司操作。也可以兩
種方式結合運作;
也可分為:
有針對上市公司的操作;
有針對非上市公司的操作;
3、從操作的標的來講:
有針對股權的,針對資產的、針對債權的、針對期權的。
4、從主并企業與目標企業關系來講:
(1)橫向并購,是指提供同類產品或服務企業之間的購并。橫向購并實際上是同行競
爭對手之間的購并,目的是謀求規模經濟或壟斷收益;
(2)縱向并購,是指處于不同生產經營階段企業之間的購并。這種購并通常表現為優
勢企業購并為自己提供原材料或服務的企業,目的是為了節約交易費用或穩定企業發展;
(3)混合并購,是指提供不同產品或服務企業之間的購并。進行混合購并的主要目的
在于,謀求范圍經濟和規避經營風險。
5、根據信息披露程度不同,可分為:
公開收購與非公開收購。
(1)公開收購,又稱要約收購,是指主并企業向目標企業發出收購要約、并承諾特定
條件的企業購并;
(2)非公開收購,是指不公布收購要約的企業購并。這種企業購并主要表現為,要約
收購起點前的股權交易或要約豁免條件下的協議購并。
6、根據主并企業態度不同可分為:
善意收購和敵意收購。
(1)善意收購,是指獲得目標企業同意的收購。這種收購一般通過購并雙方友好協商
來完成,通常采取協議收購方式。
(2)敵意收購,是指未經目標企業同意的收購。這種收購通常表現為要約收購并會遭
到目標企業激烈抵抗。
7、根據主并企業資金來源不同可分為:
杠桿收購與非杠桿收購。
(1)杠桿收購,是指主要利用借貸資金,并以目標企業資產做抵押,收購目標企業的
行為。
(2)非杠桿收購,是指主要利用自有資金收購目標企業的行為。
8、根據主并企業收購意圖不同可分為:
(1)基于套利目的的投機性收購;
(2)基于產業或市場地位的持有性經營;
投機性收購,目的是獲得短期套利,在投資界也叫這些機構財務投資者,一邊持有期
限不超過五年;
持有性經營,目的是獲得產業地位,依靠長期經營獲得持久性收益,在投資界也稱作
產業投資者或戰略投資者。
應對敵意收購的反收購手段:
1、法律限制: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批露實施細則、股票
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
2、“金降落傘法”是被并購公司與高管簽定雇傭合同,一旦被兼并高管離職并獲得巨
額退休金;
3、股份回購:通過大規模買回本公司發行在外的股份來使在外流通股份減少,股價
增加,出價要高于收購方;
4、尋求股東支持:對股東進行說服,爭取反并購支持,包括宣傳攻勢,呼吁股東不要
支持要約;
5、毒丸計劃:發行“毒丸”證券稀釋股權;
6、尋求“白衣騎士”:尋找關系良好企業進行善意收購,使收購公司知難而退,或增
加收購成本;
7、修改公司章程,增加“反收購”條款。
8、分期選舉董事會成員和超級多數投票權;例每年9名最多換選3名
9、焦土政策:目標公司出售一些有價值的資產來降低公司價值,或者采取表外融資
策略,售后限期回租重要資產方式,但中國不可行。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