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心理健康與自我管理
員工心理健康與自我管理課程/講師盡在員工心理健康與自我管理專題,員工心理健康與自我管理公開課北上廣深等地每月開課!員工心理健康與自我管理在線直播課程(免費試聽)。專家微信18749492090,講師手機13522550408,百度搜索“交廣國際管理咨詢”了解更多。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疫情對個人心理的影響
一、認知方面:
對身體的感覺與變化特別關注,對別人、對自己是否戴口罩、是否咳嗽等行為或癥狀會在意,并將身體的各種不適與“疫情”聯系起來,甚至會變得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
二、情緒方面:
不同程度地對“疫情”過度緊張、焦慮、恐懼、擔心疫情無法控制;變得容易煩躁,容易激惹;對疫情相關的“負面”信息感到憤怒。
三、行為方面:
過于回避一些信息或場景,反復去查看疫情的進展消息、測量提問。相互支持或其他社交活動明顯減少,生活懶散,懶言少語,做事變得沖動、莽撞,手足無措,或者坐立不安等。
四、軀體方面:
伴有軀體不適,比較容易出現輕微的胸悶,氣短,胸痛,食欲下降,腹部不適,尿頻,出汗,肌肉緊張,發抖,全身乏力,有些會出現頭痛、心慌、心悸等;睡眠差,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淺、早醒、多夢且多噩夢;甚至出現心率加快、血壓升高、體溫升高等情況。
測試:疫情下,你的心理健康嗎?
第二部分、心理調適的必要性
一、從過橋實驗看心態對能力的影響;
結論:心態影響能力
二、從“死囚實驗”看心態對心理的影響;
結論:心態影響生理
討論:今天,你“變態”了嗎?
三、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人為什么要活著;
生命的本質,在于追求快樂——亞里士多德
四、如何才能保持快樂;
觀念:遠離負能量的人,增加自己的正能量;
理論:心理學理論“踢貓效應”對個人工作和生活的影響
方法:如何破解踢貓效應
第三部分、心理調適的理論和方法
一、心理調適的理論基礎
1、改變不了事情,就改變對事情的態度
案例+理論:費斯汀格對人的影響
2、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擾著,而是被對事情的看法困擾著
案例+理論:ABC理論在生活中的影響
3、態度決定結果,態度改變命運
觀念:要改變命運,先調整心態
二、心理調適的具體方法
(一)行動策略:
1、了解新型冠狀病毒,它引發的肺炎并非不治之癥。
2、選擇性接受信息,減少刷社交平臺、朋友圈的時間,可選擇只關注官方消息。
3、維持正常健康的生活作息規律,盡量多喝水,維持新鮮蔬果攝入,將肉蛋奶等動物性食物加熱熟透。
4、充實生活,轉移注意力,不要讓自己太閑。可以在家閱讀、運動,玩一些小游戲,做做家務等。
5、避免做出重大的人生決定。疫情帶來的壓力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思維,讓我們不能像以往一樣做出客觀、理智的決定。
6、傳遞積極信息。負能量最容易傳染并蔓延,保持積極心態,也是對家人朋友的有力支持。
7、做好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避免聚眾,減少流動性。
(二)認知策略:
1、挑戰引發焦慮的念頭
2、與不合理思想斗爭。
3、學會正向思維。
4、改變認知,跳出思維怪圈。
(三)情緒調整策略:
觀點:情緒是可以被管理的
1、察覺個人情緒
2、采取相應行動
(1)治標
A、回到目標中來
案例:你這樣打過蚊子么?
B、轉移注意力
案例:愛巴的故事
C、適度宣泄
案例:善于控制情緒的林肯
D、自我安慰和心理暗示
(2)治本
A、冷靜三思
案例:數到十再說話
B、改變態度,調整心態
案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C、長期堅持,形成習慣
案例:習慣養成表
(四)身心放松的方法:
1、休息:規律生活;適當休息;充足睡眠。
2、運動:在家做運動,平板支撐等;
3、聽音樂:古典、輕音樂等;
4、放松訓練:太極、冥想、游泳、瑜伽等;
5、傾訴:一吐為快,傾倒垃圾;尋求幫助等;
6、閱讀:可轉移注意力,養成好習慣、增加知識量等;
7、寫作:把煩心事寫出來,扔掉;
8、有節制的獲取信息:每天看新聞時間不超過一小時;
9、關注權威媒體發布的信息,不信謠、不傳謠;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