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組織賦能而言,交廣國際管理咨詢一般認為有三種形式:結構性賦能、領導賦能和心理賦能,涉及組織結構、領導方式、員工自我認知等方面。
結構性賦能的重點是組織強調員工的參與并向員工分配權力,構建賦能的組織結構體系;領導賦能是從領導的視角,發揮領導在賦能中所起到的導師的作用,鼓勵下屬參與組織的變革過程;心理賦能則從個體層面提出賦能是員工對自身價值、能力、自我決策及影響力的心理感知過程,強調增強員工克服困難、承擔并完成任務的自信心。
1. 打造基于團隊的組織結構
大企業由于規模大、人員多,形成了等級森嚴的科層制組織結構,在應對復雜的外部環境方面顯得較笨拙,因而常會面臨創業企業從邊緣逐漸壯大并顛覆原有格局的危機。
規模大與調整適應能力似乎成了難以調和的矛盾。為了克服大企業病,越來越多的大企業尋求打造高效執行關鍵任務的團隊,打造基于團隊的組織架構,核心是將小團體的優勢發揮到大組織上。
具體而言,要著力打破森嚴的層級架構,減少管理層級,促進組織結構扁平化,改變信息的流向,從單向的自下而上與自下而上變為網狀方向;下沉決策權力,賦予一線團隊以“開火”權與相應的調整適應的權力;打造企業平臺,提供競爭舞臺,建立內部競爭機制,直面市場,將市場壓力和經營意識滲透到每一名員工;突破部門、專業的深井,建立起跨部門、跨團隊的聯系,建立互信和目標共享,將團隊真正融合為一個整體。
2. 推動領導積極賦能下屬
上級對員工的影響是最直接的,組織賦能的職責必然要落實到領導身上。在授權賦能的組織內,領導對員工的指導比傳統的層級組織要多,并善于把更多的選擇權授予下屬。賦能型領導意味著領導要把團隊建設、人才培養、績效輔導等過去并未重視的工作提升到相當高的程度。
具體而言,領導要創造激動人心的愿景并賦予其意義,激勵員工認同愿景并為實現共同的理想而傾力合作;根據員工不同的成熟度實施權變式領導,采取“雙眼緊盯,雙手放開”的策略,提高領導行為的有效性;領導要善于智力激發,借助授權、參與、群策群力等方法引導下屬創新思維理念,鼓勵其不斷挑戰自我,提供舞臺促進其成長,并激發和整合所有成員的智慧;領導要有愛才之心,注重對下屬的個性化關懷,幫助員工應對變革和挑戰;領導要為員工提供工作支持與指導,創造并維系良好的團隊工作氛圍,在資源保障、信息透明、良好協作等方面提供充分支持。
3. 提高員工的動力、權力與能力
員工是組織賦能的客體也是發揮能量的主體,因此賦能的最終落腳點是在員工身上。如何讓員工感受到能量與支持,激發起內心贏得競爭的動機,提高其創新與學習能力,是賦能的關鍵。
第一,給員工壓力。
授權賦能,賦予更多的是對員工的信任,將高績效、快速成長、果斷決策的壓力傳遞給員工,促進員工成長。
第二,激勵員工。
激發員工內在的工作動機,使員工認識到自己是受到組織信任和重視的,更加相信自己能夠勝任當前以及未來的工作。
第三,輔導與培訓。
授權的前提是員工有相應的能力來合理支配權力,科學做出決策。企業在授權賦能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員工系統的培養與培訓,通過建立與各層級勝任素質模型相匹配的培訓開發體系,及時提高員工能力,更大地發揮賦能的價值與作用。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