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做培訓的職業經理人在進入一個企業的時候,首先會糾結于這樣一件事情:我到底是該在這個企業把整個培訓體系做起來,還是只做關鍵業務的關鍵崗位培訓?
交廣國際管理咨詢認為其實,這主要取決于公司階段性需求與領導對培訓的訴求、定位。
成熟型公司——培訓體系的搭建
成熟型公司,無論是從任職資格還是職業發展通道都相對來說比較完善。所以,在這種企業,培訓體系的搭建就是公司的需求。員工的學習通道、員工的成長路徑都有相應的規劃,除此之外培訓還要承擔企業文化的傳播。
因此,新員工入職培訓、崗前培訓、轉崗培訓、員工晉升培訓,內訓師隊伍的搭建,所有的培訓都按照步驟一步一步來,遵循一套良好的運轉機制。也正是有這樣一套培訓機制在運轉,從而保障了培訓的高效性、科學性、循序漸進性。
企業培訓需要的是針對不同崗位,培訓員工在此崗位上應該具備的知識與技能。
比如,市場人員,就應該培訓他做市場所具備的知識與技能,而不應該去培訓他做管理者應該具備的知識與技能。但這不是說不培訓員工管理知識,而是要從一個普通員工中經過選拔,選拔出一些儲備人才,培訓其管理知識,讓其擔任管理者的角色。
如果培訓讓整個企業的員工素質大大提升后,如果說企業的薪酬制度跟不上培訓的節奏,那將會導致一大批員工離職,畢竟翅膀硬了,不給吃的,就可以飛了。這其實也是為什么企業需要建立學習通道的一個原因。
成長型公司——關鍵崗位培訓
成長型企業尤其是創業型公司,打造培訓體系就有點像用寶馬車送快遞,浪費成本又不靈活。創業公司戰略時常調整,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存在很多不規范,任職資格沒有,職業發展通道不明晰,趕鴨子上架特別明顯,這是每一個成長型公司都存在的問題。
培訓要想在企業里面發揮其作用,針對的應該是企業關鍵業務中的關鍵崗位的培訓。
比如,一個銷售軟件產品驅動型的傳統軟件公司,其關鍵業務就是銷售軟件產品,而決定產品能不能賣出的就是銷售員,那么培訓就是要針對銷售部門的銷售員。
但一家處于市場開拓期的互聯網公司,其關鍵業務部就是市場部。但關鍵崗位卻不是市場人員,而應該是各地負責市場團隊的管理干部。因為這些干部才是影響團隊在一個區域開拓市場成敗的關鍵。
在成長型企業進行培訓實施時,很多培訓管理者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業務部門的負責人對培訓寄托很大的希望,希望通過培訓解決業績問題。一旦培訓管理對業務部門的人進行了培訓,而業務部門的業績依舊沒見增長,就會把責任歸咎于培訓沒有效果。
然而,首先,培訓不是立竿見影的東西,知識的傳授與使用是循序漸進的;
其次,業務部門的業績增長是綜合因素的導致的,其最大的因素是團隊的管理與團隊的激勵。試想下,如果一場培訓能夠讓業績增長,那么業務部門的負責人就不需要了。
所以在成長型公司,培訓主要要針對關鍵業務的關鍵崗位去進行培訓,同時在公司的高層領導要科學性地看待培訓,發揮培訓的作用。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