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4S店的集團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我國汽車銷售4S店的投資者,從機會投資階段,發展到了目前具有“更清晰戰略和縝密計劃”的理性投資階段。那么4S店集團化之后該如何管理?交廣國際管理咨詢和您一起討論這個問題。
我國汽車銷售4S店的投資者,從機會投資階段,發展到了目前具有“更清晰戰略和縝密計劃”的理性投資階段。這個階段出現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1、投資者不再盲目建店,而是更加關注投資回報率;
2、投資者趨向于追求較高檔次的品牌;
3、業內的老牌經銷商,趨向于追求較大的經營規模,以提高抗風險能力和綜合投資回報率;
4、投資者不再采用單一的向制造商申請建店的投資模式,而是采取投資建店加兼并的形式,甚至出現了接受其他4S店托管的投資模式。
不同管理模式對比
首先根據集團化管理理論,一般集團化管理有3種模式:營運管控模式、戰略管控模式和財務管控模式。
4S店的營運特點有哪些?
首先每個不同品牌的4S店有不同的制造商品牌文化、品牌推廣標準,以及不同的工作流程標準,并且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統也不相同,營銷特征和商務政策也不相同。業務很相似,但相關性不強,營運非常獨立,業務并立。換句話說,4S店之間完全可以實現老死不相往來的獨立的并行運作。
其次,由于4S店的業務有很強的相似之處,所以很多社會資源完全相同,例如保險服務、上牌服務、銀行服務、精品裝飾等。
第三,4S店一旦成立后,經營管理方面的工作相對簡單和程式化,4S店管理團隊的最終目的是提高本店的資源經營效率和團隊建設、復制能力。
汽車4S店集團化管理要解決的問題很明確
第一,要解決集團本身的投資和發展的戰略問題;
第二,要解決本集團品牌和企業文化建設問題;
第三,要解決集團核心團隊打造的問題;
第四,要解決社會資源效率整合和發揮的問題;
第五,要解決4S店營運效率問題;
第六,要解決4S店營運紀律問題。
管理模式差異分析
4S店集團化管理的模式,可根據不同企業的不同情況來建立。其實沒有行與不行之分,只關乎集團資源的營運效率的高下。建議集團公司盡量強化和做好發展戰略、核心人力資源和財務監控方面的工作,盡量減少具體事務性的工作的干預,以提高整個資源營運效率。根據以上原則,對于較大的管理集團,建議類似梯度式的部門角色分工管理模式如下:
投資與戰略委員會:由集團總裁、總經理、各中心總監、4S店總經理組成,定期研究集團的投資戰略、發展方向和投資模式。秘書處(小型集團公司可設戰略管理專員)負責起草文件、提出方案,并監督執行之。
品牌及文化管理委員會:集團總裁、各4S店負責品牌文化建設的主管。定期研究集團公司文化、品牌建設的發展方向和問題。秘書處(小型集團公司可設文化管理專員)負責起草文件、提出方案,并監督執行之。
人力資源部:負責集團人力資源、4S店總經理、副總經理和財務經理等核心人力資源的管理。
營運管理部:負責經營預算監控、4S營運培訓與提高指導、社會資源的整合等。
財務管理部:負責集團整個4S店的財務監控、集團融資、財務資源配置、年度審計等。
對于4S店的集團化營運來說,集團公司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凡是4S店內的正常經營活動一般由4S店的團隊負責,而全局性的工作,則由集團公司負起完全責任。但不管用什么形式,必要的監控是必需的,特別是4S店的財務紀律方面的監控工作。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