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柯林斯通過三個淺顯的道理證明,處在這樣一個未來易變、復雜、模糊的不確定時代,先人后事的策略顯得更有意義:
一、如果你是從“選人”而不是“做事”開始,就更容易適應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正所謂:世事無常,只要人對了,世界就對了;
二、如果你有合適的人,那么如何激勵和管理他們就不再是問題。合適的人不需要嚴加管理或激勵,他們會自我驅動取得成功;
三、如果選擇的是不合適的人,不論你的方向多么正確,仍然無法到達你的目的地。光有遠見卓識,但沒有合適的人來承接,那也無濟于事。
先人后事的操作邏輯已在國內眾多優秀企業中實踐,并在其搶人大戰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比如小米這幾年嚴把招聘入口,
哪怕再缺人,也不降低用人標準,為的是嚴控管理成本。
如果高層覺得哪個人才不錯,可以先挖獵過來,但具體做什么,或以后可以做什么,其實還沒想好。
但是挖來的人可以去努力,如果證明了價值,高層就會配置資源給空間放手去干,
最后干成的事情可能和最初的崗位一點關系都沒有,這種情況在小米內部是非常常見的。
可以借用吉姆·柯林斯“先人后事”的形象比喻來引發管理者們對定崗定編新的思考:
在開車前,先讓合適的人在車上,把不合適的人請下車;
在車行駛過程中,選擇合適的人上車,那么合適的人會讓車駛向正確的目標,即使路途中一時偏離了目標,合適的人自然也能把車駛回正確的軌道。
基于此,我們認為,在不確定時代,“三定”的邏輯順序更應該選擇先定員,再定崗,然后定編,這才是一種以終為始、結果導向的高效定崗定編策略,對組織或崗位目標的實現更是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想了解跟多相關資訊,請關注交廣國際管理咨詢公司。
看過本文的人還看了《定崗定編的原則是什么》。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