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人生規劃
成功是因為良好的職業習慣
交廣國際管理咨詢專家老師給出以下意見:
第一講:為什么要做培訓
一、成人思維特點分析
1.成人思維的特點是——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
2.對的背后,有很多誤區
1)我對,并不一定符合事物的真相;
2)我對,并不代表別人一定是錯的。
二、建立學習最重要的心態
1.我認為對的,不一定就是對的;
2.我認為錯的,不一定就是錯的。
三、學習的四個階段剖析
四、企業培訓的目的是統一
–統一思想
–價值觀
–標準
–流程
–行動
–結果
第二講:成功是因為良好的職業習慣
一、成功因為什么?
1.成功是因為習慣!
1)調查表明,人們日常活動的90%源自習慣。我們大多數的日常活動都只是習慣而已。習慣一旦形成就難以改變,所以要通過培養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2)成功是因為良好的職業習慣,失敗也是因為習慣(不良的職業習慣)
良好的習慣是養成的,不良的習慣也是養成的。
3)培養自己擁有良好的習慣,就是在改掉自身的不良習慣。
2.良好的職業習慣,能有效促進職業生涯良性發展。不良的習慣會阻礙你人生的發展,生活會因此而失去光彩,事業也會因此難以取得更大的成功。
二、什么是良好的職業習慣?
1.什么是良好的職業習慣?
1)使人積極向上
2)充滿力量
3)清晰人生方向
4)實現人生目標
2.什么是不良的職業習慣?
1)使人消極頹廢
2)不思進取
3)迷失方向
三、良好的職業習慣有哪些?
1.遵守職業道德的習慣(遵紀守法)
2.積極主動的習慣
3.相互信任的習慣
4.擔當責任的習慣
5.勤于付出的習慣
6.追求共贏的習慣
7.欣賞他人的習慣
8.勇于承諾的習慣
9.感恩忠誠的習慣
10.其他習慣:
1)學習習慣
2)時間管理
3)目標管理
4)行為管理
四、如何培養良好的職業習慣?
1.堅持做7天
2.堅持做21天
3.堅持做108天
4.習慣成自然
五、擁有一張人生永遠的“坐票”
每個人的運氣都是他不懈追求的回報。如果你自信、執著、富有遠見、勤于實踐,你就會握有一張人生之旅永遠的坐票。
第三講:幸福人生規劃
一、人生的目標是什么?追求幸福!
二、社會現狀——物質條件越來越好,幸福指數卻越來越低?
三、如何經營幸福?
1.幸福指數曲線帶給我們的思考(幸福指數與金錢的關系)
第一階段:金錢很少的時候,金錢的增加,幸福指數會顯著地增加
第二階段:金錢達到一定程度后,金錢的增加幸福指數也會增加但會變得緩慢
第三階段:金錢增加了,幸福指數反而是下降了
啟示:明確自身的階段,從追求物質富裕走向追求精神富裕
做一個安居樂業的人!
2.幸福人生的規劃
1)童年到青年,學習為主,為創造打好基礎
2)青年到中年,創造為主,為享受做好準備
3)中年之后,享受生活、工作、人生的樂趣
四、我們該學習什么?
學習一:相關知識、與人相處、面對逆境、發揮強項、經營幸福
學習二:中國傳統文化
1.童年學儒家文化
–學習與人相處,學會處世
2.青年學法家思想
–銳意進取,不安于現狀
3.中年學道家思想
–知足常樂,既追求名利,又不為名利所累
4.老年學宗教思想
–追求生命的意義
五、決定人一生成就的2個商
1.情商的含義與作用
1)情商低
–通過自己努力,實現目標
2)情商高
–通過自己努力,加上他人的幫助,來實現目標
2.情商高的經典人物分析——情商高的人就是懂得配合的人!
3.情商高與低的區別
1)情商高
–堅持自己的目標
2)情商低
–堅持自己的觀點
4.如何迅速提升情商
六、什么人最幸福?
1.幸福的要素:
1)健康平安
2)感官愉悅
3)幫忙他人
4)持久穩定的親密關系
5)幸福的事業
2.幸福的事業:
做自己喜歡的,做自己擅長的,做社會需要的,并取得成就,受到他人尊重得到社會認可,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七、如何實現幸福的事業?
1.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先努力干3-5年,讓自己成為內行人
2.再努力干5-8年,成為內行人中的精英
思考題:忍受10年辛苦,難不難?
–忍受10年辛苦,與忍受一輩子不如意,哪個更難?
八、互動作業題——我是一個怎樣性格的人,提升空間在哪里?
第四講:職業習慣之一,100%負責任
一、辯論賽——自己該負多少責任?
二、通過辯論,清晰負責任是一種態度,消除對責任理解的誤區
區分:負責任的態度與結果之間的關系
區分:負責任的態度與能力之間的關系
三、凡事絕不找別人的原因
1.負責任是為自己,還是為別人?
2.我們從哪里學會了推卸責任?
3.古人云:齊家治國平天下,靠什么?
4.真正的負責任,包含事前、事中、事后整個過程
1)事情沒有做之前,有100%愿意去做的意愿
2)做的過程中,付出了100%的努力
3)無論結局如何,正確面對
4)總結經驗教訓,以后做得更好
■ 回到生活中,家庭和諧幸福,自己該負多少責任?負100%責任
■ 回到工作中,企業興旺發達,自己該負多少責任?負100%責任
第五講:職業習慣之二,感恩與忠誠
一、做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二、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做人最重要的是感恩(感恩父母—孝)
1.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
2.人為什么需要感恩?
1)人很容易感恩,又很容易忘記感恩
2)只有心存感恩,才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3)只有懂得感恩,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
4)感恩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數
5)我們更希望別人也能感恩自己
三、感恩對于工作的現實意義
1.父子有親
–處理好與父母的關系
2.長幼有序
–處理好與兄弟姐妹的關系,同事的關系、客戶的關系
做到:財務看輕一點,話說好聽一點
3.夫婦有別
–處理好夫妻之間的關系
做到:互相配合,建設家庭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4.君臣有義
–處理好上下級關系
做到:用心工作,把事做好
1)感恩領導最自己的信任、欣賞、支持,把人做對
5.朋友有信
–處理好朋友的關系
做到:互助、真誠
四、感恩的標準
1.尊重父母
–父母永遠是對的!(領導永遠是對的!客戶永遠是對的!)
因為父母的身份是對的,就必須尊重父母的意見
2.愛惜自己
–愛惜自己,就是感恩父母的具體表現
3.加倍努力
–有一個好的結果,讓父母放心稱心
五、現在該做的2件事
1.處理好家庭關系–孝
2.處理好工作關系–忠
六、移孝作忠
1.從感恩父母,到感恩領導、企業、工作,感恩萬事萬物
2.從承擔家庭責任,到承擔工作責任,到承擔社會責任
3.從孝順父母,到努力工作,最終報效祖國
七、感恩是什么?感恩是動力,感恩是力量的源泉!
八、我們的口號——努力工作、快樂生活,做一個忠孝兩全的人!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