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在國家全面推行個人所得稅改革、金稅三期等政策背景下,企業運營尤其是財務工作面臨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以往的日常操作習慣都需要改變。企業的發展面臨嚴峻考驗,經營成本居高不下,人力成本與日俱增,企業壓力大;而另一方面,員工的薪資、獎金、勞務費發放稅負高,員工入賬少抱怨多;企業的發票、報銷、流程煩不勝煩,成本控制依然不明顯。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已頒布;10月起調個稅起征點;2019年1月1日修正案正式實施;
- 金稅三期上線,個稅報表改版;員工薪酬策略面臨優化難題?
- 社保五險并四險,社保費率調整;企業社保審計該如何應對?
- 五證合一,個稅社保緊密相連;人力資源從業人員如何突破傳統的薪酬管理模式、求新求變,新形勢下,企業如何合理優化經營成本?如何突破傳統薪酬管理模式?如何控制金稅三期下的經營風險?
課程收益:
金稅三期上線,個稅報表改版;員工薪酬策略面臨優化難題?
社保五險并四險,社保費率調整;企業社保審計該如何應對?
五證合一,個稅社保緊密相連,企業如何合理優化經營成本?
如何突破傳統薪酬管理模式,用工模式再設計?
如何控制金稅三期下的經營風險?
如何設計不同用工模式下的成本與風險管理
如何籌劃企業中高管理者收入?
針對企業面臨以上相關問題,我們將從從財務、稅務、人力資源的角度分析,在嚴格遵守國家稅法的前提下,如何籌劃個人所得稅,如何規避企業社保風險,如何降低用工風險,如何設計中高收入者稅收,從而降低企業風險和人力資源成本。
?
【學員對象】: 企業中高管、財務人員、社保相關管理人員、人力資源管理相關人員等
【課程時長】: 2天,12小時
課程內容:
一、新征收模式:公司如何規避《社會保險法》中社保違法風險
- 社保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的大環境、給企業帶來的法律風險
- 如何解決“應繳未繳”情況風險
- 如何解決 “社保欠繳”情況風險
- 如何解決因人事變動而出現的“社保漏繳”情況風險
- 如何解決因“社保繳費基數不實”的企業責任風險
- 用人單位拖欠社保費,有什么法律責任?
- 用人單位不足額繳納社會保險如何處理?
?
二、社保統征及個稅改革下:人力成本優化方案
1、人力成本控制之道:
1.用人策略的思考;
2.用工模式的思考;
3.薪酬架構的思考;
4.風險管控系統的思考。
2:勞務派遣、人事外包、人事代理、業務外包的基本信息
- 幾者的區別
1) 法律關系、性質的不同
2) 風險的不同
3) 成本的不同
- 勞務派遣、人事外包、業務外包等的利弊、成本對比
案例討論:某知名零售業企業外包使用中發生的勞資糾紛
3、派遣、外包風險控制與用工模式籌劃
- 為什么使用派遣、外包等其它用工方式——了解清楚自己的真實訴求
- 用工模式籌劃(含集團公司及異地分支機構用工):標準勞動關系(+人事代理)、勞務派遣、業務外包、非全日制關系、雇傭關系、借用關系……
- 如何有效用好“勞務派遣”與“業務外包”
- 如何推動、選擇、規范或結束本單位的勞務派遣、外包合作
- 如何對派遣、外包供應商進行規范性審計并推動其整改
- 派遣、外包供應商如何適應法規政策、市場環境的新變化
?
三、個人所得稅法:重大修訂解讀與個人所得稅風險策略
1、新《個稅法》如何匯算清繳與退稅?
2、專項附加費用扣除標準包含哪些內容,如何實現監管?
3、年終獎特殊算法、股權激勵、離職補償等特殊算法會取消嗎?
4、個稅法修訂后多部門聯動會涉及個人銀行賬戶的監控嗎?
5、個人所得稅籌劃、法定工資標準及工資扣減、調整、支付風險控制
6、發放年終獎、月薪、年薪的綜合節稅籌劃
7、關聯交易、CFC、一般反避稅規則引入后個人所得稅反避稅最新策略
8、限售股、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的個稅差異
9、綜合所得內部(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特許權使用費、稿酬)的計算差異
10、稅收居民身份的選擇對個人所得稅的影響
11、CRS、金稅三期下,個人所得稅的國內監管與國際監控
?
四、個稅社保新政下: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籌劃
新個稅法下,企業薪酬結構都要大地震
內部自我診斷:是否需要調整薪酬架構
新的個人所得稅政策,對薪酬體系帶來以下轉變和調整
薪酬體系的建立或重整的關鍵所在
新法下的復雜繁多的工資項組成
年終獎發放的方法有講究
高收入人群如何合理避稅
高工資人群的節稅方案
如何解決好薪酬設計與企業發展間的關系
合法降低社保成本前提條件
降低薪酬福利總成本,使薪酬福利體系更個激勵性
薪酬與所得稅的關系
練習題:如何進行籌劃,使年薪32萬的高管的社會保險費用繳納最低,并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也最低?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