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倒敘,最新消息:就在今天,海爾又被爆料“拓寬抽查中午睡覺的范圍”,連停車場都不放過!
知情者稱,一旦午睡被拍照,同樣會被辭退。
交廣君試著聯系海爾相關工作人員確認消息是否屬實,對方暫時未回應。
首先,最基本的來說,海爾的辭退行為是否合法取決于如下因素:
第一、員工行為規范的制定程序是否合法?
第二、海爾員工行為規范的內容是否合法?
第三、海爾集團在辭退4名員工之前,是否履行了事先通知工會的程序?
在中國小到個體戶,大到央企,誰家的經營不在合法的基礎上?作為一家知名的品牌公司,不應該將守法作為要求自己的準則,海爾應該構建自己的最佳品牌雇主,不是嗎?
就這一點,有財經專欄作家評論:“我們如果把海爾的管理放到硅谷等美國創新高地去看,就會覺得這種還有人巡查的模式,就是一種上世紀一百年前的管理制度,那種適合卓別林《摩登時代》時期的制造業企業管理模式差不多。”
作為一名培訓師,我是心痛的,海爾的管理方法論,此前曾經引國內無數公司效仿。但是凡事兼有度,過猶不及。如今,管理反人性如此,被外界詬病對員工缺少人性化關懷,希望此次開除午睡員工事件引起的軒然大波,能夠“刺激”到海爾,引起海爾的反思,重新思考如何在管理與對員工人性化的關懷和愛護之間取得平衡。你覺得海爾這么做合適嗎?你們的公司午休多長時間?咱們評論區見。
假如你是個將軍,會很自豪地說,我的大部隊有100萬人!可你要是個管理者,可能不會為這個數字自豪,反而會很焦慮。這個焦慮,商界有個稱呼:海爾焦慮癥。
海爾集團不自知?no,2015年他們就發表了一篇文章《新年檢討|海爾做錯了什么》。其中張瑞敏明確指出,公司的發展方向,就是做成互聯網化的平臺。
當然,員工人數也要相應減少,從8萬人,減到5萬,甚至更少。
白駒過隙,數年飄散,張首席的期望實現了嗎?
從海爾官網數據來看,顯然沒有。
截止到2018年,海爾員工總人數還是8萬多人。
真正的互聯網化的創客企業模式,員工什么時候睡覺,什么時候工作,根本不用你來操心管理,一個真正的自驅型的團隊,完全沒有必要用人盯著,拿辭退去“恐嚇”員工,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海爾引以為榮的“人單合一的創客模式”或許是一種“偽創客”。
這一點,真心希望能夠引起海爾集團管理層的反思:真的需要一批人,天天拿著手機去拍照,看員工有沒有睡覺嗎?這些督查不用發工資嗎?這群人的存在不需要成本嗎?
如果海爾繼續保持一言不合就辭退員工的文化,還繼續用這種巡查模式,簡單粗暴地監督員工,我想這個差距還繼續會擴大,在黑電產品領域,小米、華為的智慧屏等互聯網智能產品在慢慢蠶食市場;在白電領域,美的、格力、方太等家電實力不俗。
真的,或許留給海爾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作者:培訓師胡一夫(微信18749492090)微信留言討論,贈交廣國際管理咨詢每月開班公開課名額一位!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