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轉型與投資培訓
中國經濟轉型與投資培訓課程/講師盡在中國經濟轉型與投資培訓專題,百度搜索“交廣國際管理咨詢”中國經濟轉型與投資培訓公開課(免費試聽)北上廣深等地開課!專家微信18749492090,講師手機13522550408。
課程大綱
第一講:供給側改革的背景與理論邏輯
一、要素驅動經濟增長的終結與困局
1. 生產關系的解放與經濟活力的釋放
案例:從小漁村到國際大都市的深圳蛻變
2. 經濟泡沫刺破與國有企業改革困局
案例:海南的“海市蜃樓”
3. 從農村到城市的改革路線
案例:鳳陽花鼓搖響全國背后的心酸
4. WTO與全球化紅利
5. 上一輪經濟改革的后遺癥
案例:華北地下水之殤
6. 當前經濟深化改革的“帕累托”困局
案例:國進民退or國退民進?
二、需求側總量刺激政策的反思與修正
1. 需求強刺激的政策約束
1)四萬億刺激的后果
2)資源空間受限
3)貨幣超發與債務危機
2. 人口紅利、資源紅利的消失和制度紅利的瓶頸
3. 經濟增長動力結構的變化與表現
1)過剩的低端制造產能
2)房地產周期拐點
3)城鎮化進程
4)原創性技術創新
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邏輯
1. 發展理論邏輯
1)供給學派
2)新供給學派
2. 供給側與需求側差異
3. 供給側改革的中國現實條件與緊迫需求
第二講:中國經濟增長軌跡與結構性力量
一、中國融入世界貿易體系與全球化紅利
1. 二戰后的全球貨幣、貿易體系
2. 加入WTO后的中國經濟驅動與產業布局
3. 產業價值鏈互補與中美的蜜月期
4. TPP背后的世界貿易規則重塑
二、影響經濟的結構性力量:基于5張圖的視角
1. 看圖1:中等收入陷阱圖
1)國際間差距比較
案例:中美的GDP、貨幣增速18年間的對比
2)國內城鄉差距比較
2. 看圖2:全球價值鏈微笑曲線
1)掌控技術開發與產品設計
案例:中興芯片的“被殖民”之路
2)掌控高端的渠道整合
案例:沃爾瑪如何瓦解一號店的
3)掌控戰略性資源
案例:中國食品油的“淪陷”
3. 看圖3:胡煥庸線
1)全球六大城市群:基于產業集群的效應
案例:歐洲之王易位史
2)中國五大城市群:尋找未來經濟增長極
案例:西部大開發20年
3)“一帶一路”破美國之局
案例:基于金融與石油的二戰后全球秩序
4. 看圖4:人口倒金字塔形
1)人口與產業承載的相關關系
案例:中國紡織產業的東南亞大遷徙
2)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的成與敗
3)城市化與人口永久性遷徙趨勢
案例:中國不同城市人口的進與出
4)人口數量與結構對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案例:歐洲與日本的經驗與教訓
5. 看圖5:房價與M2的相關圖
1)房地產“瘋狂”20年的政策原點和演化路徑
案例:“房主不炒”的“前世今生”
2)中國貨幣超發背后的發展模式反思與國際背景
案例:世界工廠的拉閘限電史
3)房地產發展趨勢與貨幣、土地、人口影響
案例:李嘉誠的“跑路”
三、處理深化改革的三個關系
1. 兩個背景交代
1)中國兩個“一百年”目標
2)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2. 改革的帕累托空間壓縮
3. 政府VS市場的博弈與邊界
4. 國有經濟VS私有經濟的爭奪與互補
5. 公平VS效率的沖突與平衡
第三講:供給側改革的內涵與方向
一、引言: 2019年的特殊性
1. 新中國成立70周年
2. 實現第一個一百年目標的關鍵之年
3. 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
4. 康波周期蕭條-回升的一個關鍵節點
二、中國經濟發展的結構性與體制性內因
1. 需求側總量刺激政策的反思與修正
1)四萬億刺激的后果
2)資源空間受限
3)貨幣超發與債務危機
2. 人口紅利、資源紅利的消失和制度紅利的瓶頸
3. 經濟增長動力結構的變化與表現
1)過剩的低端制造產能
2)房地產周期拐點
3)城鎮化進程
4)原創性技術創新
三、供給側改革的內涵
1. 供給側改革概念的提出與背景
2. 經濟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與路徑
3. 供給側改革的4條戰線
1)勞動力
2)資本
3)創新
4)政府
4. 供給側改革的5大任務
1)去產能
2)去庫存
3)去杠桿
4)降成本
5)補短板
5. 供給側改革的4大殲滅戰
1)化解產能過剩
2)降低企業成本
3)消化地產庫存
4)防范金融風險
6. 供給側改革的進展和階段性成果
第四講:中國當前經濟形勢和供給側政策
一、中國經濟的“六穩”邏輯
1. 穩就業
案例:對民營企業的“松綁”
2. 穩金融
案例:比特幣的“被壓”與P2P集中“暴雷”
3. 穩外貿
案例:跨境電商的“借船出海”
4. 穩投資
案例:一個企業投資與政府投資的博弈故事
5. 穩外資
案例:總書記親自“操刀”進博會
6. 穩預期
案例:顧雛軍的“經濟平反”
二、最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與“兩會”解讀
1. 引言:12345工程
1)“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
2)“兩個維護”
3)“三大攻堅戰”
4)“四個全面”
5)“五位一體”
2.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8大亮點
3.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4個總結
4.“兩會”的6個總覽
5. “兩會”的1個感悟與3個總結
三、當前宏觀經濟政策提煉與解讀
1. 關鍵詞:穩中向好、穩中有變、變中有憂
2. 關鍵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
3. 關鍵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美貿易
4.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與“三去一降一補”
5. 關鍵詞:“任性”財政政策與“點球”貨幣政策工具
6. 關鍵詞:“三大攻堅戰”
四、供給側改革實施的短期策略與長期策略
1. 短期策略:放松三大供給約束
1)高行政成本約束
2)高稅收成本約束
3)高融資成本約束
2. 長期策略:圍繞五大財富源泉
1)解除對人口和勞動的供給抑制
2)解除對土地的供給抑制
3)解除金融抑制
4)解除創新抑制
5)解除制度抑制
第五講:供給側改革的投資機會與投資選擇
一、資本市場機會
1. 去產能的機遇:并購
2. 去庫存的機遇:房地產、醫療、教育
3. 去杠桿的機遇:股權投資領域的新興行業
4. 降成本的機遇:直接融資、保護知識產權、要素市場價格改革
5. 補短板的機遇:服務業消費升級——健康醫療、養老、教育、影視傳媒
二、產業投資機會
1. 傳統產業
2. 服務產業
3. 新興技術產業
三、理財與家庭資產配置建議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