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政委拆解阿里管理三板斧(講義)
一、愿不愿?能不能?許不許?
什么叫組織發展?我們干業務的時候,一個人的能力叫個人能力(People Development);但如果是一群人的能力,就是組織能力(Organization? Development,簡稱OD)。
組織能力是公司管到后面最難的一件事情。公司有了那么多人,包括核心骨干、高級管理者、中級管理者、初級管理者、新員工,以及作為CEO的你自己,是不是他們每一層的能力都需要提高?
所以在整個HR的板塊里,最難的就是組織能力。包括傳統企業在內,全中國真正有OD經驗并且做得好OD項目的專家不會超過10個人,所以大家要知道優質組織能力的稀缺性。
為什么它稀缺?因為要提高一個人的能力是相對容易的,但要在公司發展的動態過程中提高一群人的能力是特別難的。
企業運營的鐵三角是:“文化、戰略、組織能力”。一般來說,CEO關心文化建設、業務戰略的通盤落地。而HRVP(人力資源副總裁)則對組織能力更為關心,也就是“如何提升一群人的能力”。
右邊“組織能力”這個圖就是著名的楊國安“楊三角”,講的是組織能力的三件事:“愿不愿”、“能不能”、“許不許”。
CEO如何讓公司的管理者特別有斗志、獲得最好的管理能力、有最好的執行(performace)?需要你做到這三條。
組織能力第一條:愿不愿(文化與激勵)
你要先解決員工愿不愿意干的問題,這叫“愿不愿”。
當我們要提高一群人的管理水平時,你要想這個事兒能不能激勵到所有人,讓大家都非常愿意干。解決員工愿不愿意干的問題,取決于文化和你的激勵制度。
組織能力第二條:能不能(培訓)
第二,你要看看你的人是不是有能力干,“能不能”是知識結構的問題。
要實現好的結果,我的團隊還缺什么樣的知識和結構呢?CEO是需要幫他們補上去的。這是培訓的問題,取決于你HR部門的培訓團隊,你的培訓輔導做得夠不夠好?
組織能力第三條:許不許(公司內部氛圍與政治環境)
第三,公司的政治環境、政治土壤允不允許,“許不許”是組織的氛圍。
公司的政策制度有沒有支持到公開、透明、公正、公平等一系列好的氛圍?讓每個員工在公司里覺得天是藍的、地是堅實的?
“天是藍的”,是什么意思?這個公司是公開的、透明的、公正的。員工很害怕天不藍。
“地是堅實的”,是什么意思?員工很害怕一腳踏進去,這地方就塌了。你要讓他知道這個地方的土地是堅實的。
CEO要想提高一群人的能力,最終達到公司每年銷售業績、業務指標的快速增長,就一定要解決公司氛圍的問題。
我們再來看一下這張圖:
?公司底層的激勵、員工、期權、招聘、解雇,這些制度是不是能夠足夠激勵到人?大家可以把它和楊國安的“楊三角”結合起來運用,讓組織內員工的意愿、能力和組織環境能夠真正讓我們實現想要的結果。
二、阿里管理三板斧之基、中層培養
阿里巴巴針對干部培養有一個“管理三板斧”必修課培訓體系,針對初級、中級和高級管理者分別做經理技能(Manager Skil)、管理者發展(Manager Development)和領導力(Leadership)三個層次的管理培訓。
每個層次內部又有3門課,一共9門必修課。
第一個層次,是初級管理者的Manager Skill
1.一個初級管理者必須學會三件事:
怎么招人、怎么開人
怎么做團隊建設
怎么拿到結果
這個課程是怎么來的呢?
馬云說日本的武士道為什么這么厲害?因為他們在學武時依靠的是嚴格的訓練。一個樁在這里,師傅讓你先用這個姿勢砍一萬刀,再來講你的功力有沒有提升。然后師父再教你第二刀,接著再砍一萬刀。
馬云說,我們的管理也是一樣的。組織發展就是要告訴初級管理者最應該練習哪些招式。我們需要去觀察公司里主管、經理這樣層級的初級管理者,把他一天、一個月全部干的事兒都記錄下來,再分析這里需要什么樣的能力。
我花了一個月時間調研了一百個經理和主管,把他們每天、每周、每個月干的事兒從開早會開始全部寫下來。實際上,初級管理者需要150個技能才能把這份工作干好,但不可能要求每個人都做到。
最后我們提煉出了他必須具備的三個核心能力,開發成為公司的必修課。
2.初級管理者的三個核心能力
招人、開人
團隊建設
怎么拿結果
這三門課每門兩天,一共六天。員工在晉升到主管和經理之后,這些課必須要通關。
第二個層次,是中級管理者的Manager Development
高級經理和總監必須學會三件事:
聞味道;
揪頭發;
照鏡子。
當做到高級經理和總監(阿里M3-M4)這層以后,你應該有了一定的管理經驗。這時候我們需要幫你做總結,所以開發了第二堂標準的必修課。
1.聞味道:觀察員工的情緒、氛圍,從中找到正面負面的信息
在座的CEO們肯定有經驗,今天走進辦公室轉一圈,你肯定知道哪些人對、哪些人不對,哪個團隊好、哪個團隊不好。你是有感覺的。
在阿里內部,這來自馬云的管理天賦。他每次出差一個月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把公司五個樓全部跑遍,從一樓跑到十樓。跑完以后跟各個總裁說這個部門不行那個部門不行,這里有問題那里有問題,所有人都傻掉了,老板連一個問題都沒問過。
從我個人來說,我在帶管理者時就是一個標準動作:每天進辦公室第一件事不要坐在位子上,半個小時去外面轉。你看到你的員工是不是用最快的速度激情飽滿地投入到工作,你去旁聽每個早會開得對不對,你去觀察每個人臉上的笑容、眼睛里的光亮。
看了這些,你就能把團隊的業績和問題對起來,你就知道這個團隊缺了點什么。我也很忙,但回到辦公室一聞就知道哪個部分不行。你練得多了,一看就知道味道對不對,當你識別到問題時就需要跟他去聊一聊。
如果學會了“聞味道”,你的管理就開始有點境界了。
2.揪頭發——把自己拔高到老板的位子考慮問題,不要只顧自己
作為管理者,有的時候你會不理解老板的意思。
“揪頭發”的意思是,當你有疑問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抬高一個級別。比如你是總監,最好就把你的位置移到VP(副總裁)層次上。你想,假如我是這個VP,我該怎么做?你這時會發現一切豁然開朗。
為什么說到了總監以后特別重要的是往上拔一層的能力?為什么需要你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問題?
因為只有這樣,你才會有跟平行部門合作的可能性。否則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地盤上轉悠,這樣是不可能跟別人合作的。
3.照鏡子——通過觀察團隊和上下級來觀照自己
CEO們,你們有沒有發現你直接管的團隊有時候挺爛的?
有個關于蘇東坡的故事,蘇東坡回家說人不好,蘇小妹說“你看別人是坨屎,你就是坨屎,你看別人是朵花,你就是朵花。”
團隊所有的狀態就是你的鏡子,你一定和你的團隊是一模一樣的。請不要逃避,你看到的問題其實就是你的問題,當你發現你對團隊各種不滿意時,你一定是這樣子的。
另外一個“照鏡子”的理論是,猴子屁股理論。當我們不斷往上升級時,往下看都是笑臉,往上看都是屁股。我們做總監時都是夾心餅干,我們向上仰望時,老板往往是給我屁股看。當你往下看時一片都是笑容,因為那都是你的下屬。
當你有一天做到總監時,我們會提醒每個人:
第一,當很多人對你笑、夸你的時候,不要太得意。也許你不是真的很優秀,僅僅因為你是他們的老板,所以你要保持清醒。
第二,往上看,你的老板可能經常對你態度不好,但也不要太在意,為什么?因為他也有屁股要看。
為什么要把這一課放進去,因為管理者做到了總監會有很多困擾。
比如說他不能定公司的戰略方向,他認為這個東西是不對的,他還得對上級笑臉相迎。他要對他的團隊講,你們好棒啊,我們必須要這么干,這時候他會有很多糾結和痛苦,這就是“照鏡子”的事情。
你要有強壯的心態,這讓你在通往高管的路上不會死得那么快。老板有什么了不起的嘛,老板上面都有老板的。
三、阿里管理三板斧之高管培養阿里巴巴到了總監級以上就是開放給湖畔大學的那部分課程。
學員是從高級總監到總裁以及馬云下面的CXO(首席X官)。課程設置上,一部分必修課,一部分選修課。所有課程為期一年必須修完,如果考試不及格、或者修不完,就不可以晉升。
選修課的目的主要是“開天眼”,讓你參觀全球最好的企業,參觀回來之后必須要落地。比如阿里巴巴的生態思維就是從2006年參觀了蒙牛而來的。我們發現,一個年產30萬的養殖戶都可以做生態,我們為什么不可以做生態?所以,2007年我們提出,整個阿里巴巴集團是一個生態公司。
高級領導的三門必修課:文化、戰略和組織能力
文化是基業常青的基石;戰略是方向,是業務;組織能力是人。這三個是你作為高級領導必須要學會的。
上面講的是從高管到中層管理者到基層管理者的一個訓練體系,也是阿里集團最核心的三門管理課。
四、阿里巴巴的策略制定
阿里巴巴集團每年的三個會:業務戰略會、財務會、人才盤點會。
財務戰略和HR戰略都是根據業務戰略來的。集團的戰略會,主要會定下來明年要做哪幾件事?優先級是什么?這是所有核心。每個分公司總裁+HRVP(人力資源副總裁)+集團總裁全部參與。在這個戰略會上,統一目標以后再經過董事會審批。
財務會是用來做什么的?比如,今年集團開出來10個事情,都要干,但財務未必是一定能夠支持的。所以這里我們會用財務再過一遍預算,知道哪些事兒可以干、哪些事兒暫時不干,因為彈藥總是要集中打的。
然后我們會開人才盤點會(talent review)。每個分公司總裁一把手帶著他的HR一把手跟集團匯報他手下每一個管理者的情況。你必須對每個人如數家珍,如果你數不出來,說明你的管理是不夠格的。
最后在年底時整個集團會出一個報告,對各個分公司做三個打分:
戰略落地情況
業務今年的結果和財務控制
人才的盤點和培養排名
這個排名會公布在阿里集團內網上。每個員工都會看到今年我在公司排到了第幾。這跟創業公司的事業部排名是一樣的。
當你以最牛逼的激勵制度激勵大家的時候,反過來你要用最強硬的考核制度去平衡管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比如,阿里的高級總裁到總裁,每年做末位排名,硬性淘汰一定的比例。再比如,后來我們進行了分公司的拆分,讓人人都是股東;再后來淘寶內部搞創業,創業者可以從經理直接升VP(副總裁),自己承包項目,做內部孵化平臺。
這事兒聽起來覺得很簡單,你們去做做看?去干掉一個手握重權的副總,太難了吧?所以,請問問自己,我的公司有沒有好的組織結構制度?
在人才盤點的結果出來后,阿里集團每年年底內部會公布三個東西:
第一,所有分公司的排名;
第二,組織結構的調整,誰負責什么;
第三,出一套最牛的年度激勵制度。
我認為這些是在集團中最重要的三個事情:戰略會、財務會、人才盤點會。上半年就是看這些事情每一項的落地,大家各自抓一塊。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