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經濟性與質量成本管理培訓
質量經濟性與質量成本管理培訓課程/講師盡在質量經濟性與質量成本管理培訓專題,質量經濟性與質量成本管理培訓公開課北上廣深等地每月開課!質量經濟性與質量成本管理培訓在線直播課程(免費試聽)。專家微信18749492090,講師手機13522550408,百度搜索“交廣國際管理咨詢”了解更多。
課程大綱
模塊一:質量意識與管理者角色認知
第一講:質量意識與質量經濟性
1. 質量是檢驗出來的嗎?
2. 產品質量是制造出來的嗎?
3. 不接受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交付不良品
4. 發現質量異常應該如何處理?
二、質量專家介紹及質量發展進展
1. 質量管理發展歷史
2. 先進的質量管理理念的介紹
3. 質量管理中的“三不”政策
4. 質量管理專家如何說質量
三、現階段質量管理六大誤區
1. 錯誤的質量觀念
2. 質量管理作用與意義
3. 質量與員工自身利益密切相關
案例分析:開展哪些活動提升高層,中層與基層員工的質量意識
小組討論分享與老師分享點評
第二講:管理者角色認知
一、管理的概念
1. 管理者的地位和使命
2. 管理者的具體職責
3. 管理者的素質要求
二、管理角色的轉變
1. 從技術型人才到管理型人才
2. 認識并評估自己的弱點
3. 員工到管理者–角色轉變的困難
4. 管理者如何快速進行角色定位
5. 管理者如何順利進行角色轉變
三管理者角色分析
1. 管理者責任
2. 管理者的三種心態
3. 你的目標定位是什么?
4. 管理者職責與權限分解
5. 認識并評估自己的弱點
6. 不合格管理者解析
7. 優秀管理者具備的基本條件
案例分析:一名叫:我難過班組長的故事
各小組分享與老師分享點評
模塊二:質量成本介紹與管理工具
第三講:質量成本與質量經濟性
一、質量成本與質量經濟性
1. 質量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2. 質量成本的本質
3. 質量成本的任務
4. 質量成本管理經歷階段
二、質量成本的定義與分類
1. 預防成本
2. 鑒定成本
3. 外部失敗成本
4. 內部失敗成本
5. 質量成本的細分
6. 各種質量成本間關系
案例分析與練習:四種質量成本分類
各小組分享與老師分享點評
第四講:質量成本建立基礎
一、質量成本基礎
1. 質量成本管理需要哪些工作
2. 質量成本管理各部門職責介紹
3. 質量成本管理步驟介紹
4. 質量成本管理程序文件內容
5. 質量成本的基礎工作介紹
二、質量成本科目設置
1. 質量成本科目設置應考慮的原則
2. 質量成本科目設置注意事項
3. 預防成本科目設置
4. 鑒定成本科目設置
5. 內部損失成本科目設置
6. 外部損失成本科目設置
7. 外部質量保證成本科目設置
案例練習:財務科目調整
各小組分享與老師分享點評
第五講:質量成本與質量經濟性預測
一、質量成本與質量經濟性預測
1. 質量成本預測的目的
2. 質量成本預測應遵循的原則
3. 質量成本預測有哪些基本方法
4. 質量成本預測需要哪些基礎工作
二、質量成本與質量經濟性預測方法
1. 目標法
2. 因果法
3. 個人主觀預測法
4. 水平對比法
5. 移動平均法
6. 平均值法
三、質量成本預測報告編制
第六講:質量成本決策與指標體系
一、質量成本與質量經濟性決策
1. 質量成本決策的任務與作用
2. 質量成本決策的類型
3. 質量成本決策應遵循的原則
4. 質量成本決策方法介紹
二、質量成本與質量經濟性指標體系
1. 質量成本指標體系設置原則
2. 質量成本指標體系有哪些項目
3. 質量成本指標如何計算
第七講:質量成本與質量經濟性計劃
一、質量成本與質量經濟性計劃
1. 質量成本計劃的作用
2. 質量成本計劃的類型
3. 質量成本計劃編制依據
4. 質量成本計劃包含內容
5. 編制質量成本計劃的原則
6. 如何編制質量成本計劃
案例練習:質量計劃編制
小組分享與老師分享點評
第八講:質量成本核算與質量經濟性分析
一、質量成本核算
1. 質量成本核算的作用
2. 如何建立質量成本核算體系
3. 質量成本核算的流程
4. 如何收集歸類質量成本數據
二、質量成本與質量經濟性分析
1. 質量成本分析的要求
2. 質量成本綜合分析的方法
3. 質量成本綜合分析的步驟
4. 如何運用圖表方法進行質量成本分析
5. 如何運用因素法進行質量成本分析
6. 質量成本綜合分析報告編制
案例解析:核算問題調查與一組數據的質量成本
各小組分享與老師分享點評
模塊三:運用質量成本與質量經濟性進行管理改善
第九講:質量成本與質量經濟性考核
一、質量成本考核
1. 如何實施質量成本考核
2. 質量成本考核注意問題
3. 質量成本考核的層次與內容
4. 如何進行定性法進行考核
5. 如何進行定量法考核
案例:針對小雞的故事案例解析考核重要性
各小組分享與老師分享點評
第十講:質量成本與質量經濟性改善
一、改善的原則
1. 質量改善的基本原則
2. 質量改進的程序介紹
3. 如何通過小組進行質量成本改善
4. 失敗成本的改善
5. 預防成本的合理化
6. 鑒定成本的改善
7. 如何對于各部門質量成本管理進行評價
二、改善的意義
1. 問題意識
2. 改善可以帶來的效果
3. 改善無處不在
4. PDCA的概念和應用意義
三、改善的內容
1. 改善的基本原則
2. 認識并消除七大浪費
案例分析:“工作改善分解表”的應用
3. 提案改善三步法
4. 多產提案的方法和步驟
討論:結合實際發現本公司有哪些需要改善事項
各小組分享與老師分享點評
四、改善的步驟
1. 明確目標與標準
2. 如何發現問題
3. 原因分析
4. 確定要解決的問題
5. 擬定對策
6. 做出行動計劃
7. 執行行動計劃
8. 改善效果確認
9. 標準化管理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