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金融業務產品及創新
貿易金融業務產品及創新課程/講師盡在貿易金融業務產品及創新專題,貿易金融業務產品及創新公開課北上廣深等地每月開課!貿易金融業務產品及創新在線直播課程(免費試聽)。專家微信18749492090,講師手機13522550408,百度搜索“交廣國際管理咨詢”了解更多。
一.供應鏈業務與貿易金融發展新趨勢
一)、供應鏈業務處于“戰國時期”的“師王”爭霸發展階段
1、供應鏈業務市場布局
核心企業集團+供應商+經銷商集團+品牌店
2、行業市場供應鏈業務布局
“行業風險+市場風險”之上的產品設計
二)、供應鏈業務的發展新趨勢
1、合理選擇行業開展貿易融資
賣方審查:
1)、所從事行業前景良好,且從業時間較長;
2)、經營穩定,主業突出,產品質量和運輸安裝能力等有保障,能按時按質履約;
3)、銷售對象集中度適中,防止對買家過于分散的賣方進行保理融資 4)、買賣雙方已形成長期穩定的供應關系,交易行為能為賣方形成穩定連續的現金流。
買方的審查
重點審查付款能力,交易行為合法
雙方是否具有長期合作關系,交易方式是否與其一貫的交易方式一致
以往付款記錄,是否存在商務糾紛,是否同意確認應收賬款轉讓事宜等。
三)、貿易業務把握風險特征
1、受擔保圈影響,企業資金鏈斷裂。
2、企業擴張過快,導致資金鏈斷裂;
3、賣方法定代表失蹤或被刑拘,企業經營停頓。
四)、重視隱蔽型貿易風險:
應收賬款轉讓時未通知買方,發票上未標注轉讓條款,也未變更回款路徑,并由此導致賬款現金流失控
二、供應鏈業務與貿易金融產品新需求
一)、貿易融資業務主要存在三大風險:
1、信用風險
1)、買、賣雙方信用風險。
2)、交易背景不真實
應收賬款真實性是保理業務風險防范的第一道關卡
式
2、銀行操作風險
銀行審查制度執行不力。在保理業務辦理中銀行未能嚴格審核合同、發票等重要交易背景資料
3、法律方面風險
1)、轉讓風險。在隱蔽型保理業務中債權轉讓通知的風險,《合同法》規定,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2)、重復質押登記的法律風險。人民銀行《應收賬款質押登記辦法》規定,在同一應收賬款上設立多個質押權的,質權人按登記的先后順序取得并行使質權
二)、案例分析
1、對經銷商的調查、審查不嚴;
2、核保環節存在重大失誤;未嚴格履行核保手續;
3、票據、提貨單交接失控
4、對重大預警信號失察
三)、幾種貿易產品融資新模式
1)、經銷商網絡融資模式(保兌倉)
2)、銀行物流合作融資模式
3)、交易所倉單融資模式
4)、訂單融資封閉授信融資模式
5)設備制造買方信貸融資模式
三、貿易鏈產品設計+模式創新
一)貿易業務專業團隊構建模式
1、分析客戶
2、行業分析
3、行業現狀、優勢、劣勢、發展前景
4、財務分析
主要財務指標
5、需求分析
6、客戶需求(目前、未來)
二)總行:核心三級團隊聯動
公司、風控、法律、網銀(集團網銀)
產品經理
分行
小信審模式
支行
營銷團隊
專業團隊
三)、創造“三特”產品的競爭優勢
1、特色產品
針對眾多優質客戶的產品創新
特制產品
針對貴賓客戶的特制產品創新
3、特定產品
針對私人客戶的特定產品創新
四)、主辦行與協辦行聯動模式
主辦行:網絡授信業務發起行,負責與主
辦單位協調、聯系,上報網絡授信總額度,從事日常維護。根據總行授權可開展異地授信業務
協辦行: 指負責具體經辦當地汽車金融網絡業務的各地分支機構,主要從事經銷商授信額度核定、授信管理與日常維護
五)、設計綜合金融服務方案
1、綜合分析、判斷客戶財務信息、融資需求,2、結合客戶行業特點、交易方式、風險限額、擔保措施、償債能力等要素
3、提出授信額度結構和融資規模。
六)、貿易產品業務組合創新
1、保兌倉
2、汽車金融
3、定期備付
4、建店項目貸款
5、經銷商綜合授信
七)、授信產品創新的基礎與前提
風險控制
專業化
市場化 風控前移
產品化
效率化
公司 市場前端
法律文本
案例分享
共有 0 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