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績效系統應當用來培養和發展員工,而非評估他們。但大多數員工并未感受到績效管理系統的價值所在。問題的根源是由于大多數績效系統的使用目的出錯。要么依靠管理者的獨斷獨裁,要么僅僅是一種例行公事,亦或作為取得解雇某個員工的必需證據。
企業沒有
績效管理就等于沒有管理。一家經營單元,肯定是為了績效而存在,如果績效不理想,就不可能給員工加更多的工資,甚至會拖欠工資。也很難給員工增加福利、獎勵和發展機會。所以,好的績效實際是公司和員工都需要的。
不過,好的績效一定不是考出來的,員工不會只為站在公司的角度做好績效,而是為了自己有更好的收入、獎勵而做好績效,這就是人性的本質。
其實,決定工作成敗的關鍵參數基于以下條件,即經理和員工應當共同工作,如團隊伙伴一般,兩人均對員工的績效水平負責。而要達此目的則需從關心和建立信任開始。
伙伴關系從建立彼此信任的關系開始。當員工得知你真心在幫助他們的時候,他們也會反過來支持你。要關心你的員工。要坦誠地對待他們。要幫他們樹立責任心。要讓他們獨立負責。但是你不能拆開這些行動。在這種關系里存在著很多信任和尊重,之后才會出現關心和坦誠。有時,你不得不退避一下,假如你和員工之間的關系還不夠,那么這時候若要進行有挑戰性的對話,如批評,就會演變成一種攻擊,從而造成傷害。但是假如你在對員工的感情投資充分的前提下,那么員工就很容易感到你對他們并無惡意,你通過看似強硬的對話,如批評,所要傳達給他們的是關愛和幫助。在很多企業內,員工并不能確定上司對自己是否存有惡意。員工必須信任上司。但前提是,經理們舍棄對員工的評分,而轉為輔導和幫助他們獲得A的成績。
交廣國際
管理咨詢績效培訓專家胡一夫老師總結的優秀的企業必須實現高績效,做到高績效應具備三大條件:
1、高績效,這是優秀的基礎;
2、高激勵,這是高績效的基礎;
3、高素質,這是前二高的基礎。
沒有好的業績,企業談不上優秀;沒有好的激勵,員工不可能持續創造好的業績;沒有高素質人才(不是高學歷),再好的激勵也不一定有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