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婦科門診很大一部分工作必須要在患者放松且理解的狀態下才能進行,不然彼此雙方劍拔弩張的狀態很難順利地開展診療。
醫患溝通,是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在診療活動中與患者及其家屬在信息方面、情感方面的交流,是醫患之間構筑的一座雙向交流的橋梁。正確的醫患溝通更有利于醫生對病患者病情的了解,更有利于對病患的進一步診治,也是現在醫療事業中,醫生所要掌握的一種溝通技巧。
1.換位原則
醫院人員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時,應該盡量站在患者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應該避免只把自己認為重要或有必要的信息,達給患者及其家屬。在進行溝通之前,不妨先站在患者一方的立場去思考。
2.真誠原則
醫務人員與患者進行溝通,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醫務人員在溝通時所表現的態度。醫務人員的談吐、口才等溝通的技巧,固然關系著醫務人員的理念是否能充分表達,然而醫務人員所表現出來的態度,是否真誠地關心患者,對于接受溝通的另一方更具有影響力。
3.詳盡原則
醫務人員在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時,要把醫療行為的效果、可能發生的并發癥、醫療措施的局限性、疾病轉歸和可能出現的危險性等等,詳細地告訴患者及其家屬。告知的內容要盡量詳盡,把可能告知的內容都要詳細告知給患者及其家屬。
4.醫方主動原則
醫務人員是醫療行為的主動實施者,是醫患關系中的主角,積極的醫務行為會營造積極的醫患關系樹立為病人服務的思想,摒棄“求我看病”、“醫院不愁沒病人”的心理,實現由“恩賜者”向“服務者”的角色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