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能力核心在于要不斷的去練習:敢于表達、善于表達。世界上沒有什么領導妙藥能夠突然讓某個人表達能力一晚上就提高到登峰造極,需要的是你不斷地去嘗試、練習、思考和改進。關鍵是做起來,不要認為自己不會。
當然這里面也有一些方法,交廣國際
管理咨詢就總結了幾點:
第一個是訓練思考能力并持之以恒的思考。
表達的前提是要有需要表達的內容。當開會時,領導突然讓你來說說自己的想法,很多人就不知道如何去說、說什么。在任何時候都能夠系統、流暢的表達,背后是要能夠持續的思考,對于表達的部分內容有很多已經深思熟慮形成框架、部分內容進行過初步的歸納與整理、剩下的才可能臨時發揮。要養成思考的習慣,這句話說出來很容易,但做起來很難。很多人沒有在日常生活中思考的習慣,期望與臨時能夠產生出火花來,這基本上不靠譜。在思考時,可以學習一些方法,譬如結構化金字塔什么的,但這個也僅僅是一種當你有思考的原料時幫你梳理的方法,沒有原料思考也不會發生,所以不要認為學會結構化思考的方法你就真的會思考了!
第二個是要積累表達的語料。
當你外語夠不熟練,但又需要跟老外去交流時,你會發現許多時候你明確的知道想說什么,想要表達的意思已經深思熟慮很多遍了。但由于對另一種語言不夠熟練,你卻找不到合適的詞語、句子合理的表達出來,這個時候就會抓耳撓腮。不僅僅說外語的時候會這樣,用自己的母語表達的時候也有這樣的問題,如果你沒有大量的攝入要表達領域的語料,你就不知道如何表達、或者表達的內容十分刻板,令人生厭。譬如你讀大學的時候跟同學交流的語言,一定豐富多彩生動形象,你也用的得心應手。但這些語言卻不能用在職場上,職場上溝通的語言有自己的規范。還有假如你去菜市場、基層工作的人們中間,他們的表達方式也很生動,許多時候甚至令人叫絕,但可能卻不適合其他的領域。要積累你表達的語料,需要弄清楚你的職業和崗位要求,如果是政府官員你就要多去讀相關的文件、政策或者黨報、領導的講話稿;如果是工程師,則需要了解你這個領域的術語名詞甚或你們的機構里的工程語言。
這方面的練習,一個是閱讀,大量的閱讀,保證每天能達到你領域內嚴肅內容3000字以上(我見過有人日讀10000字以上,堅持了10年);另一個是觀察、記錄、學習,看高手是如何寫的說的。這里面你會發現許多你根本不知道、不了解的詞匯和語言;再一個就是自己嘗試去說和寫。
第三個也是最重要的,提升你的專業度。
最不會表達的人,如果說到他擅長的領域,也會滔滔不絕。譬如一個不擅長寫作文的小學生,當講起他喜歡的游戲時,會發現他說的十分生動、充滿激情而且會打動他人。如果你對一個領域的認識達到一定的深度,其實你自然的會表達的流暢、準確而且富含感情。
表達相當于一個人的外表,而內在是提升表達能力的核心。如果你肚子里沒貨,如何巧舌如簧用戶也會發現;但如果你全是貨,卻表達不出來的,只需要學習一下基本的邏輯和金字塔之類的表達技巧,也很容易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