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傾聽談話。過激的反應并不是我們想要的最終結果,對方如果有過激言論時,你可以暫時保持沉默,傾聽他的講話,仔細分析他所說的話,考慮怎么來回應他。
2、反應不反抗。溝通時,不管對方的反應如何,我們盡量保持清醒的意識、平和的心態、禮貌和親切的態度,不隨意使用對抗性的語言,打斷別人的談話。在聽完對方的講話后,提出自己的疑問,并且明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3、明了對方意圖。對方的意圖、信仰和關注的事情,這些都隱藏在激烈言辭的背后。通過詢問對方“你是否關心某某事情?你最關心的事情是什么?”之類的問題,不僅轉變了談話的內容,也可以洞悉對方的真實想法,繼而把談話拉到正題上來,掌握談話的主動權。
4、說明溝通目的。平息爭辯的一個方法是,表明自己的談話態度,例如,“我認為這次談話的目的不是爭論,而是互相交流想法,對談論的事情做出決定。”
5、延期交流。如果不能將談話拉回正軌,最好建議延期再溝通,讓雙方都能稍稍冷靜。
6、表達謝意。不管雙方的交流是否有成效,都要向對方誠實、積極的交流表示感謝,這也是為下一次的溝通打好基礎。
由于組織中所有成員的知識經驗或職位工種的不同,對同一消息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因此我們在進行溝通時應力求表達清楚,傳遞準確,避免盲目下結論而誤導對方,以提高溝通的效果,提高效率,有實驗表明,信息每傳遞一次要損失信息的30%,職工只記得他接收到的信息的50%,領導只記得60%,因此應盡量避免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的損失,以提高溝通效率,有調查表明,由于缺乏有效的溝通誤解或誤會而造成的工作效率低下,重復性工作或扯皮推諉現象的6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溝通在提高團隊工作效率中的地位。同時在溝通的過程中應盡量消除對方(尤其是下級)的顧慮,做到坦誠相待。